羅氏沼蝦的養殖在我鎮有多年的歷史了,為了能讓養殖戶在水產品價格不景氣的情況下仍能取得較佳的效益,我們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,總結多年養殖經驗,采取成本、產量、效益核算的養殖技術。即運用成本控制學的原理,設立最低成本標準,以較低成本,獲得合適的產量,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,在養殖過程中的各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管理,使技術管理和經營管理緊密結合,讓農戶時刻都能掌握整個養殖的經營運作,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,確保養殖既增產又增收。
一、技術措施
(一)、主要指標要求:
1、產量指標:畝產300公斤(按實際養殖水面計)。
2、成本指標:每畝4200元以下(每公斤蝦成本14元以下),其中:
(1)消毒、清塘費用:100元/畝;
(2)蝦苗:250—320元/萬尾計,4萬尾為1200元/畝;
(3)飼料:飼料系數為2·2—2·3,采用自配飼料,按每公斤飼料3元計,飼料費用為1980元/畝;
(4)其它費用:920元/畝,其中:電費150元/畝;塘租600元/畝;大魚種苗:70元/畝(每畝40尾,0·25公斤/尾);幫工、折舊;100元/畝。
3、效益指標:按每公斤蝦平均售價為20元,大頭魚每尾2公斤,6·4元/公斤,即畝產值:6480元,畝利潤:2200元。
推薦閱讀:羅氏沼蝦養殖畝利潤有多少?
(二)、主要技術措施:
1、清塘消毒:冬季清塘后應曬至龜裂并采取以下方法。
(1)每畝5—7·5公斤生石灰用水化粉后撒開,注入新潮大水70—80厘米,并用80目的絹布套住進水口,防止野雜魚類帶入;
(2)在放苗前20天進行消毒清塘,用75—100公斤/畝的生石灰即開即潑,3天后用25公斤/畝的茶麩或50公斤/畝經腐熟的人畜肥培肥水質,(或用5公斤/畝磷肥和1·5公斤/畝尿素),10天后,塘水經“發”起到轉淡(即呈淺黃綠色)時,表明飼料生物已較豐富,可適時放苗。
2、放苗:
(1)放苗時間:水溫穩定在20℃以上,塘水經試水,并有大量浮游餌料生物出現時為最佳時間,一般在5月初后;
(2)數量:按實際養殖水面面積,每畝放4萬尾規格為0·8厘米/尾的實數淡化苗;
(3)質量:一定要選取健壯無病,活力強的淡化蝦苗,這是確保成活率,獲得高產高效的基礎。
3、前期管理(一個月內):前期要用足料,用好料,保證蝦苗有足夠的動物性蛋白攝取量,可選用以下人工配合飼料。
(1)原料:雞、鴨蛋粒,魚粉或鰻料,花生麩。
(2)做法:先將揉碎的花生麩均勻鋪在盤底,把已搞好的蛋粒放在花生麩上,再加魚粉或鰻料攪拌均勻。
(3)用量:始喂量從0·5公斤/萬尾起,每隔3—5天后加0·5公斤料至仔蝦能吃商品蝦料。
4、中后期管理:
(1)注意防治蝦病,定期(15—20天)用生石灰5—7·5公斤/畝開水潑灑消毒。
(2)注意水質管理,既要使水質有一定的肥力,又要注意不要缺氧浮頭。
(3)勤刮勤捕,捕大留少,促進生長。放苗后80—90天要及時用6圓網具將頭批蝦上市,以后每隔15天上市一次。
(三)、技術要點:
(1)為了防止消毒塘后時間長而導致蝌蚪多等情況,可采取消毒藥物效力一過即放苗,后培肥水質的做法。
(2)放養蝦苗質量和前期成活率是控制成本高低的關鍵,一定要選取健壯無病的蝦苗;前期管理一定要少量多餐,要投喂飼料3—4次/天,讓蝦有足夠的機會攝食,保證成活率。
(3)到了中期,為了降低成本,可采用商品蝦料和人工配合飼料搭喂,在蝦覓食情況好的時候每天投喂3次,天氣或水質不佳時少喂甚至不喂,保證蝦吃好吃飽不浪費。
(4)蝦養殖中提倡只混養大頭魚40尾/畝,不混養其它如鯽魚等底層魚,以減少耗料。
養殖羅氏沼蝦有多大利潤?
通過幾年的試養,70余畝羅氏沼蝦終于養殖成功,按照今年的市場價計算,每畝純利約5000元。據了解,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,是一種大型淡水蝦,原產東南亞。我國于1976年引進此蝦,并在廣東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等10多個省、市養殖成功。“就像螃蟹有蟹黃一樣,羅氏沼蝦有蝦黃。”楊長軍說,羅氏沼蝦肉質鮮美、營養價值遠超龍蝦、基圍蝦等!
推薦閱讀
養殖羅氏蝦投資大嗎?